什么片,拍一堆妈宝男给我看?

摘 要

 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有过这么一句糟粕: " 生不出孩子的女人,就是不会下蛋的鸡。" 这话的本质: 把女性当作生育的 " 机器 "。 说白了,就是不把女人当人看。 近年随着女性地位

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,有过这么一句糟粕:

" 生不出孩子的女人,就是不会下蛋的鸡。"

这话的本质:

把女性当作生育的 " 机器 "。

说白了,就是不把女人当人看。

近年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,这类 " 不正确 " 的话语逐渐在网络上消失。

但,不等于这类现象在生活中消失。

最近一部优酷出品的六集纪录片,请来赵薇、奚梦瑶等明星助阵。

但它的亮点更在于,把镜头对准女性生育困境。

把那些藏在现实旮旯中的生育歧视,通通挖出来。

生育的真相是什么?

片子试图给出答案——

奇妙的蛋生

01

两人办事,一人背锅?

回到文章开头 " 下蛋 " 那句话。

咱先不探讨 " 生育功能对女性地位影响 " 这么大的议题。

就说个具体客观的现象:

生不出孩子,一定是女性的问题?

纪录片开篇便用了一个小动画,果断告诉观众:

当然不。

人类孕育新生命的第一步,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。

但它成败的关键,不只看女性的卵子或子宫。

更多是看男性是否有优质的精子,来激活卵子。

这结合的过程,好比一场残酷的精子 " 选秀 "。

参赛选手们必须克服重重关卡,才能站上终极 PK 台。

卵子,就是唯一评委。

纪录片用动画的形式,生动呈现了这场选秀的过程。

第一关,是生死时速般的赛跑。

跑道里潜伏的大量白细胞警卫,拦住了去路。

跑得快的选手,进入下一关;跑不快的,就此断送小命。

第二关,看颜值。

卵子是个妥妥的颜值控。

圆头的、没尾巴的,不爱;巨头的、双头的,淘汰!

亿万选手中,只有椭圆脑袋、尾巴摇摆的有资格通关。

为啥?

它们身上携带的酶,是激活卵子的关键要素。

第三关,终极 PK 战。

椭圆脑袋的家伙们排排站。

它们使出浑身解数,释放大量的酶,激活卵子。

结合成功,选秀收官。

人类新生命的孕育,就完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。

这段小动画告诉我们什么?

生育是男女双方共同协作的过程,缺一不可。

要是女性自己就能决定生不生得出孩子,那要男性干嘛?

出问题,别光逮着女性骂啊。

你有本事生下来吗?

好家伙,按这 " 本事 " 你该娶一只母猪

说到底,生育权这个东西:

它不独属男性,也不独属女性。

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。

需要双方共同配合使用,也得共同分担责任。

既然是一种权利。

必然就涉及到,是否使用的自主选择。

但,问题又来了——

02

" 她 " 非生不可?

实际中。

女性生育的义务性远大于权利性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尽管男女平权的思想,已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社会共识。

但说的和做的,两码事。

离开网络、回归现实生活,我们仍然可以感觉到——

女性的社会地位,仍和男性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生育,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。

纪录片团队共走访了 70+ 位拍摄对象,最终只选了 20 多个案例呈现在荧幕上。

这些家庭经济状况各不相同。

但由于生育困境,他们在孕育下一代这事上,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。

大多数情况下,出力的往往是女性一方。

在上海一医院附近的求子公寓内,就住着不少独自前来做人工受孕的女性。

她们身上有着很明显的共同特征:

执著。

即便经历过受孕失败,但总有强大的韧劲开始 " 下一次 "。

其中一位叫做文霞的女孩,正在经历第二次。

人工受孕。

听起来不过是冷冰冰的四个字?

看完文霞的遭遇,你一定会收回这句话。

背后,是女性无法描述的痛楚。

暂就不论十月怀胎、分娩的艰辛,以及过程中种种繁杂的检查。

就说取卵这一小小的步骤。

每当取卵针探入下体一次,便是一次难忍的刺痛。

有经济能力的家庭,会用麻药来减轻这份痛楚。

即便如此。

取卵结束后,仍然会意识不清、双腿颤抖。

但为了省下 2000 块的麻药钱,文霞强忍着上阵。

事后她不但没有喊痛,反而嫌痛得 " 不够 ":

其实他抽了一下

我期待他赶紧抽第二下

因为——

每痛一次,就多一个卵泡。

意味着,成功受孕的可能,又增加了一分。

那么,文霞的付出,丈夫会心怀感激吗?

她等来的,只有丈夫的沉默。

一种对于女性 " 应该 " 为生育受苦的默许。

更可悲的是。

她也默认了他的默许。

- 那如果这次还是没有成功的话,你们未来有什么打算吗

- 实在不行,让他再找一个 ...... 找一个为他生孩子

很不幸,这次受孕还是失败了。

文霞被丈夫和婆婆赶出了家门。

不但如此,他们还向文霞索要 60 万辅助生殖的费用。

潜台词是什么?

生孩子,是女性的义务。

她要是生不出来,还得为这义务买单。

有多少女性因为生育陷入 " 被离婚 " 的境况中。

肉叔敢说,文霞绝不是个例。

还记得前段时间的一条热搜么?

# 林依晨为怀孕把该试的方法都试了 #

结婚七年来,林依晨肚子的动静,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。

尽管人本尊多次回应,婚后生活很幸福。

但总有一些好事的网友,喜欢抓住明星没有生育的问题,在网络上为她 " 判刑 "。

无论是被迫于身体原因怀不上,还是主动选择不生的,都逃不过这场审判。

最典型的,杨丽萍发个吃火锅的视频都被骂:

明星的遭遇如此,何况是普通人?

为什么社会普遍认为,女性的人生,要靠孩子达到完整?

这 " 完整 ",其实指向的是她作为妻子、母亲的身份。

而在我们传统的父系社会语境中,妻子、母亲的本分是什么?

相夫教子。

仿佛,每个女性天然的,就欠社会一个孩子。

但别忘了。

每个人活在世上,都不止一种身份。

为什么只用一种身份,去要求女性优先完成对应的本分?

她们不是生而为母。

她们先是生而为人。

03

为何而生?

片中,和文霞夫妇情况近似的还有一对,九零后的欣欣夫妇。

欣欣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。

夫妻俩想要孩子,必须借用别人的卵子。

但由于我们众所周知的原因,欣欣只能等待别人的爱心捐赠。

这过程,少则三至五年。

而且,最终等到并成功受孕的几率,不是很大。

我们现在也在做赠卵,到目前将近两年的时间了

我们医院大概做赠卵才做了三例

她等不起,她的婚姻也等不起。

公婆下了最终通牒。

要么采取其他方式生育,要么离婚。

和文霞丈夫的冷漠不同。

如果撇除生育的困境,欣欣夫妇俨然是甜蜜的小两口。

但滑稽的是。

当孕育下一代的梦破碎," 爱 " 这字便轻易随之崩塌。

欣欣丈夫和文霞丈夫的沉默,是那么的相同。

- 你觉得你们如果没有孩子的话,还会在一起吗

- 反正就是尽最大努力走一步算一步

横桓在夫妻二人间的。

莫不是那些我们人人都很熟悉的声音?

比如,三十而立、娶妻生子。

比如,不孝有三、无后为大。

如果没有父母,没有这亲戚

我俩不生孩子,一辈子不生那都行

世界不是就两个人的世界,你过年不串亲戚了吗是吧

欣欣丈夫一席话后,弹幕里都是费解的观众:

妈宝男

你是为串亲戚而活吗

离吧这男的拿来有什么用

该骂。

但冷静下来,往深处思考一层。

越是细看,我们越是能看到这背后的悲哀。

尽孝,指向父母;

生育,指向后代。

和文霞丈夫、欣欣丈夫一般的男性,他们很少谈论自己的需求。

结婚、生育,甚至活着,都有比自我体验更为重要的目的——

拥有符合世俗眼光的 " 完美 " 人生。

换个角度来看。

不也正是这 " 完美 " 人生,如枷锁般捆绑了男性,也捆绑了一个个女性?

片中,不少女性一面在生育困境中经受痛苦,一面甘之如饴:

有一个孩子,我就能抬起头做人了

跟他在一起这么多年,也就想为他生个小孩,这是女人的职责

如果没有一个孩子的话,可能人生不够完整

在以上之外,还有另一种我们常常听到的声音:

只有做了母亲,才能体会到做女人的幸福。

置换到男性一方,也有同款:

这辈子不做父亲,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男人。

" 完美 " 的言下之意是:

生育不是人生的可选项,而是一个必选项。

但什么是生育权?

既有生的自由,也有不生的自由。

换而言之。

为人父母,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块拼图。

但每个人也有选择舍弃这块拼图、为人生留白的自由。

世事向来残缺,不完美才是常态。

《奇妙的蛋生》的可看之处,不仅在于它指出女性的困境。

它还捎来了一种从前很微弱的声音:

打破生育的不平等,首先从理性看待生育这件事开始。

当你看透了,生育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寻常选择。

跟性别无关。

你也就能看穿生育的真相:

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庸,生育更不是婚姻幸福的钥匙。

他或者她,都不该沦为世俗的 " 囚犯 "。

为何而生这个问题,或许不存在正确的标准答案。

但可以肯定的是。

每个答案背后,都应该是审慎思考后由心而发的三个字——

我愿意。

赵薇奚梦瑶子和中国人明星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